- 論壇徽章:
- 0
|
轉自:
http://tech.ccidnet.com/art/322/20060321/485291_1.html
1。我個人認為作者MAX對Linux的了解不像他對Solaris那樣深入,我不知道也沒法知道他的下列關于Linux的內容來自自己的代碼閱讀分析還是只是來自第三方的文檔資料而未經自己實地驗證;
2。我已經盡量符合原意地翻譯了,當然中間實在忍不住的地方也插兩句自己的話;
3。無論是只閱讀這一篇文章,還是看其他東西,我都覺得,保持自己頭腦清醒很重要;
4。謝謝
Max Bruning 是一名教師/資訊專家,他的教授內容包括Solaris內部組織,設備驅動,內核和應用的crash分析及調試,網絡組織和其他一些特定科目(他的 blog在blogspot,不費點勁可能訪問不了,所以也可以看看www.bruningsystems.com)。
在解釋這些子系統(tǒng)在Solaris中是如何實現的時候,他的學生們總會問“Linux里它是怎么工作的?”或者“FreeBSD里是這樣,Solaris里呢?”這種經歷最終讓Max在OpenSolaris網站寫了這篇A Comparison of Solaris, Linux, and FreeBSD Kernels。
文章里討論了調度,內存管理和文件系統(tǒng)架構--這3個子系統(tǒng)在任何操作系統(tǒng)中都有普遍應用,而且他們是最well-understood 的組件。
目前很多分析或對比文章所引用的材料及代碼都比較老,與現實脫節(jié),Max推薦如下幾個多少比較up to date的網站:
Solaris Vs. Linux
Comparing MySQL Performance
Fast Track to Solaris 10 Adoption
Solaris 10 Heads for Linux Territory
其實拋開3個系統(tǒng)之間的差別,他們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除了那些不同的命名習慣,這些OS在實現不同概念的時候采用了非常相似的方法。他們都支持線程的分時調度,支持最近未使用頁面替換算法實現請求調頁,支持虛擬文件系統(tǒng)層允許不同文件系統(tǒng)架構。這個系統(tǒng)里的一個好概念在另一個系統(tǒng)里也會采用。比如 Linux也接受并實現了 Solaris slab 內存分配算法的概念。FreeBSD 代碼里的很多術語在Solaris里也出現了(快去看看代碼。。。)?紤]到這3個系統(tǒng)的源代碼都能得到了, fxr.watson.org提供了系統(tǒng)源碼的交叉閱讀瀏覽,可能會發(fā)現很多有趣的地方。
好了,溫情默默的套近乎結束,進入正題。
調度和調度器
Solaris的調度單位是kthread_t,FreeBSd是thread,Linux是task_struct。抬高一級,Solaris的進程是proc_t,當然每個進程里的線程就是kthread_t;Linux的進程和線程都由task_struct 表示,單線程的進程在Linux里是一個task_struct。單線程的進程在Solaris里有一個proc_t,一個kthread_t,還有一個klwp_t表示。klwp_t提供了用戶和內核模式線程切換的存儲區(qū)。FreeBSD里的單線程進程有一個proc ,一個thread 和一個ksegrp 。ksegrp 是“內核調度的實體組kernel scheduling entity group”。三個系統(tǒng)的線程表示結構不同,不過都支持調度線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