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徽章:
- 0
|
3A_2010_06_25.odt.gz
(480.5 KB, 下載次數(shù): 327)
2010-10-14 10:2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龍芯3A開發(fā)文檔
目錄
1
龍芯3A處理器用戶手冊 1
多核處理器架構、寄存器描述與系統(tǒng)軟件編程指南 1
1.0版 1
目錄 I
圖目錄 V
表目錄 I
3
第一部分 3
多核處理器架構、寄存器描述 3
1 概述 1
1.1 龍芯系列處理器介紹 1
1.2 龍芯3A簡介 3
2 系統(tǒng)配置與控制 5
芯片工作模式 5
控制引腳說明 5
1.3 Cache一致性 6
系統(tǒng)節(jié)點級的物理地址空間分布 7
1.4 地址路由分布與配置 8
芯片配置及采樣寄存器 16
3 GS464處理器核 19
4 二級Cache 21
5 矩陣轉置模塊 23
6 處理器核間中斷與通信 26
7 I/O中斷 28
8 DDR2/3 SDRAM控制器配置 31
DDR2 SDRAM控制器功能概述 31
DDR2 SDRAM讀操作協(xié)議 31
1.5 DDR2 SDRAM寫操作協(xié)議 32
DDR2 SDRAM參數(shù)配置格式 33
9 HyperTransport控制器 76
HyperTransport協(xié)議支持 78
HyperTransport中斷支持 79
HyperTransport地址窗口 80
1.5.1 HyperTransport空間 80
1.5.2 HyperTransport控制器內(nèi)部窗口配置 80
配置寄存器 81
1.5.3 Bridge Control 83
1.5.4 Capability Registers 83
1.5.5 自定義寄存器 85
1.5.6 接收地址窗口配置寄存器 86
1.5.7 中斷向量寄存器 87
1.5.8 中斷使能寄存器 89
1.5.9 Interrupt Discovery & Configuration 90
1.5.10 POST地址窗口配置寄存器 91
1.5.11 可預取地址窗口配置寄存器 92
1.5.12 UNCACHE地址窗口配置寄存器 93
1.5.13 HyperTransport總線配置空間的訪問方法 94
HyperTransport多處理器支持 95
10 低速IO控制器配置 97
PCI/PCI-X控制器 97
LPC控制器 102
UART控制器 103
1.5.14 數(shù)據(jù)寄存器(DAT) 104
1.5.15 中斷使能寄存器(IER) 104
1.5.16 中斷標識寄存器(IIR) 104
1.5.17 FIFO控制寄存器(FCR) 105
1.5.18 線路控制寄存器(LCR) 105
1.5.19 MODEM控制寄存器(MCR) 106
1.5.20 線路狀態(tài)寄存器(LSR) 107
1.5.21 MODEM狀態(tài)寄存器 (MSR) 108
1.5.22 分頻鎖存器 109
SPI控制器 109
1.5.23 控制寄存器(SPCR) 109
1.5.24 狀態(tài)寄存器(SPSR) 110
1.5.25 數(shù)據(jù)寄存器(TxFIFO) 110
1.5.26 外部寄存器(SPER) 110
1.6 IO控制器配置 112
115
第二部分 115
系統(tǒng)軟件編程指南 115
11 中斷的配置及使用 116
中斷的流程 116
中斷路由及中斷使能 116
1.6.1 中斷路由 117
1.6.2 中斷使能 119
中斷分發(fā) 120
12 串口的配置及使用 122
可選擇的串口 122
PMON的串口配置 122
Linux內(nèi)核的串口配置 123
13 EJTAG調試 125
EJTAG介紹 125
EJTAG工具使用 126
1.6.3 環(huán)境準備 126
1.6.4 PC采樣 126
1.6.5 讀寫內(nèi)存 126
1.6.6 執(zhí)行說明 127
1.6.7 在線GDB調試 131
14 地址窗口配置轉換 132
一二級交叉開關地址窗口配置方法 132
一級交叉開關地址窗口 132
一級交叉開關地址窗口配置時機 134
二級交叉開關地址窗口 135
對地址窗口配置的特別處理 136
HyperTransport地址窗口 137
1.6.8 處理器核對外訪問地址窗口 137
1.6.9 外部設備對處理器芯片內(nèi)存DMA訪問地址窗口 138
1.6.10 低速設備地址窗口 138
地址空間配置實例分析 139
1.6.11 一級交叉開關實例1 139
1.6.12 一級交叉開關實例2 141
1.6.13 二級交叉開關實例1 141
1.6.14 二級交叉開關實例2 142
15 系統(tǒng)內(nèi)存空間分布設計 144
系統(tǒng)內(nèi)存空間 144
系統(tǒng)內(nèi)存空間與外設DMA空間映射關系 146
系統(tǒng)內(nèi)存空間的其它映射方法 147
16 X系統(tǒng)的內(nèi)存分配 148
圖目錄
圖1‑1龍芯3號系統(tǒng)結構 1
圖1‑2龍芯3號節(jié)點結構 2
圖1‑3龍芯3A芯片結構 4
圖3‑4 GS464結構圖 20
圖7‑5龍芯3A處理器中斷路由示意圖 28
圖8‑6 DDR2 SDRAM行列地址與CPU物理地址的轉換 31
圖8‑7 DDR2 SDRAM讀操作協(xié)議 32
圖8‑8 DDR2 SDRAM寫操作協(xié)議 32
圖9‑9龍芯3號中HT協(xié)議的配置訪問 95
圖9‑10四片龍芯3號互聯(lián)結構 95
圖9‑11兩片龍芯3號8位互聯(lián)結構 96
圖9‑12兩片龍芯3號16位互聯(lián)結構 96
圖10‑13 配置讀寫總線地址生成 101
圖11‑14 3A-690e中斷流程圖 116
圖11‑15 龍芯3A處理器中斷路由示意圖 117
圖13‑16 EJTAG調試系統(tǒng) 125
圖16‑17顯卡處理圖像顯示的過程 148
表目錄
表2‑1 控制引腳說明 5
表2‑2 節(jié)點級的系統(tǒng)全局地址分布 7
表2‑3 節(jié)點內(nèi)的地址分布 8
表2‑4 節(jié)點內(nèi)的地址分布 8
表2‑5 一級交叉開關地址窗口寄存器表 9
表2‑6 2級XBAR處,標號與所述模塊的對應關系 15
表2‑7 MMAP字段對應的該空間訪問屬性 15
表2‑8二級XBAR地址窗口轉換寄存器表 15
表2‑9二級XBAR缺省地址配置 16
表2‑10芯片配置寄存器(物理地址0x1fe00180) 16
表2‑11 芯片采樣寄存器(物理地址0x1fe00190) 17
表4‑12 二級Cache鎖窗口寄存器配置 22
表5‑13 矩陣轉置編程接口說明 23
表5‑14 矩陣轉置寄存器地址說明 24
表5‑15 trans_ctrl寄存器的各位解釋 24
表5‑16 trans_status寄存器的各位解釋: 25
表6‑17處理器核間中斷相關的寄存器及其功能描述 26
表6‑18 0號處理器核核間中斷與通信寄存器列表 26
表6‑19 1號處理器核的核間中斷與通信寄存器列表 26
表6‑20 2號處理器核的核間中斷與通信寄存器列表 27
表6‑21 3號處理器核的核間中斷與通信寄存器列表 27
表7‑22中斷控制寄存器 28
表7‑23 IO控制寄存器地址 29
表7‑24中斷路由寄存器的說明 29
表7‑25中斷路由寄存器地址 29
表8‑26 DDR2 SDRAM配置參數(shù)寄存器格式 33
表9‑27 HyperTransport總線相關引腳信號 76
表9‑28 HyperTransport接收端可接收的命令 78
表9‑29 兩種模式下會向外發(fā)送的命令 79
表9‑30 默認的4個HyperTransport地址窗口的地址 80
表9‑31 龍芯3號處理器HyperTransport接口地址窗口分布 80
表9‑32龍芯3號處理器HyperTransport接口中提供的地址窗口 81
表9‑33本模塊中所有軟件可見寄存器 82
表10‑34 PCIX控制器配置頭 97
表10‑35 PCI控制寄存器 98
表10‑36 PCI/PCIX總線請求與應答線分配 101
表10‑37 LPC控制器地址空間分布 102
表10‑38 LPC配置寄存器含義 103
表10‑39 IO控制寄存器 112
表10‑40寄存器詳細描述 113
表11‑41中斷路由寄存器的說明 118
表11‑42中斷路由寄存器地址 118
表11‑43中斷控制位連接及屬性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