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徽章:
- 1
|
曾在精華帖中看到制作SCO OpenServer的光盤啟動安裝盤,能制作從光盤啟動并安裝系統(tǒng)的光盤,這樣的光盤做好之后啟動完成出現(xiàn)“按回車鍵進行安裝”,但并不能進入SHELL進行系統(tǒng)維護。現(xiàn)在的軟盤、軟驅(qū)質(zhì)量不可靠,并且啟動速度慢,筆者就萌生了制作光盤啟動盤來代替平常用的boot和root盤,并且能用ESAYBOOT來制作與DOS的多重啟動盤。但在論壇中并未找到有介紹的文章,經(jīng)過多方努力,終于制作成功與大家共享,共同探討。
步驟如下:
1、用UltraIso等工具從SCO的安裝光盤中提取出引導(dǎo)文件,有2.88M(這樣做是為了產(chǎn)生一個EAFS文件系統(tǒng)且能放下boot和root兩張盤的內(nèi)容),用ftp的bin方式傳到SCO UNIX下,取一個文件名,此處用boot.cdr;
2、制作boot、root引導(dǎo)軟盤,并用dd命令將其制作成映象(dd if=/dev/fd0 of=boot.img or root.img),在此分別命名為boot.img和root.img;
3、(在根目錄下)建立一個新目錄如xxx(在根目錄下建是為了使目錄盡可能的短,方便輸入);
4、執(zhí)行“marry -a boot.img”在/dev/marry的目錄下會看到一個新的boot.img的設(shè)備文件,執(zhí)行fstyp boot.img會顯示EAFS(若你的boot.cdr,boot.img,root.img文件并非在根目錄下,在/dev/marry目錄下看不到這個文件,而是文件所在的路徑名,要進入該目錄才能看到這個文件),用“mount boot.img /mnt”命令安裝,然后將其下的內(nèi)容命令用“cp -r * /xxx”將內(nèi)容全部拷貝到/xxx目錄下;
5、執(zhí)行“umount /mnt”卸載該系統(tǒng);
6、執(zhí)行“marry -d boot.img”取消該聯(lián)結(jié);
7、同樣執(zhí)行4到6步將root盤上僅有的ramdisk.Z文件拷貝到/xxx目錄下;
8、將boot.cdr文件執(zhí)行第四步中的marry和mount命令后,將/mnt目錄下的文件全部刪除(應(yīng)該有rootFS等文件),將/xxx目錄下的文件全部拷貝到/mnt目錄下(用cp -r * /mnt),然后用vi將/mnt目錄下etc/default/boot文件中的DEFBOOTSTR=......中的60改成64,其他可以不變。然后執(zhí)行5到6步卸載和去聯(lián)結(jié)。這樣一個光盤啟動映象文件就做好了。
9、將這個文件用I方式ftp到windows下,就可以用來刻光盤了。
本人就用這個文件配合ESAYBOOT用來做成了多重啟動盤。你可以在制作root盤時加入許多網(wǎng)絡(luò)功能命令和其他命令(參考精華帖中的內(nèi)容)使之功能更強大。
當然映象的制作中有許多不足,希望我的帖子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本文來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請點:http://blog.chinaunix.net/u/31/showart_526200.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