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徽章:
- 0
|
HP UNIX COMMAND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sz_zte 發(fā)表于:2005-06-30 12:33:21
# ioscan –fnkC disk
# swinstall –s /cdrom/(filename) 安裝軟件補丁從cdrom下>
# swremove 卸除應用程序>
# shutdown 0 進入單用戶模式>
# init 3 進入多用戶>
# umount /opt 卸除opt>
時報錯,不能umount opt,可以用ps –ef |grep opt 命令查看opt進程然后用 kill –9 5988 > -9 強行關掉命令,5988 進程名
# swlist –l fileset –a state|grep PHKL_18543 查找PHKL_18543這個補丁是否安裝>
# lvextend –L 30 /dev/vg00/lvol5 擴大邏輯卷為30兆>
# extendfs /dev/vg00/rlvol5 一定要加這個字母>
# mount /opt
# mount –a 全部設備mount>
# bdf 查看容量是否擴大>
# lvextend –L 200 /dev/vg00/lvol6 在線將tmp文件系統(tǒng)擴展到800Mb>
# fsadm –b 819200 /tmp
# bdf
# tsm 啟動多進程,用ctrl_t切換窗口或按F1、F2來切換>
# make_tape_recovery –Av 備份系統(tǒng)到磁帶上、備份到磁帶上的系統(tǒng)文件看不到。用這個命令之前必須安裝Ignite-ux這個軟件>
# chmod 777 或 444 該文件執(zhí)行屬性,777 改為可執(zhí)行文件同時放開權限,444 收回權限同時改為不可執(zhí)行文件>
# mstm 查看機器信息>
# armdsp –i 查看VA信息>
# cvui 設置VA命令>
先進入這個目錄)
/HA_trigger 先 stop 后 start
/dial_trigger stop start
磁盤柜進程全部 先 stop 后starl,否則找不到VA>
# armmgr –s shut / start 別名 關機和重起>
VA控制器
第一步:
# cd /opt/sanmgr/commandview/server/data
# mv DeviceDBfile DeviceDBfile.old
第二步:
# cd /opt/sanmgr/hostagent/sbin
# ./HA_trigger stop
# ./dial_trigger stop
# ./HA_trigger start
# ./dial_trigger start
# armdiscover
# armdiscover 查找陣列柜>
# amdsp -a fc 查看FC60狀態(tài),disk狀態(tài)要顯示Optimal,顯示Replaced要注意>
# amdsp -d fc|grep "Disk State" 查看FC60硬盤狀態(tài)>
# pa pri 1/0/0/2/0.6.0 改動啟動路徑(主)>
# pa alt 1/0/0/2/0.6.0 改動啟動路徑(副)>
# lvlnboot –v 查看啟動路徑>
# setboot –s on/off 設置機器是否自動啟動>
# setboot –b on/off
# mediainit /dev/rdsk/cxtydz 對一個磁盤進行格式化和校驗其完整性>
# swapinfo 查看機器的一些信息>
# dmesg 查看MEMORY>
# top 查看CPU>
# swlist 查看安裝了那些軟件>
# vgdisplay –v 查看FreePE(硬盤剩余大。>
# grep –i error syslog.log 快速查看syslong.log內(nèi)的錯誤>
# egrep –i “war|err|fail|scsi|lan” /dev/adm/syslog/syslog.log
# ioscan –kfnCtape 查看磁帶機>
# lanscan 查看網(wǎng)卡>
# ioscan –kfnCfc 查看光纖卡>
# ioscan –fnH0/0/1/0 查看0/0/1/0地址信息>
# netstat –in
# ifconfig lan*
# info_col.11 收集機器信息,做安裝報告用>
# info_col.1026 收集10.26版本信息>
# dd if=/dev/rdsk/cxtydo of=/dev/rdsk/cxtydo bs=1024k 整盤copy,if后面是舊盤,of后面是新盤>
# dd if=/dev/dsk/cxtydo of=/dev/dsk/cxtydo bs=1024k
# sar –d 查看硬盤使用頻率>
添加磁帶機:
第一種方法:
# tsm
# sam
Tape drives# peripheral devices 在Actions項選擇Add>
第二種方法:
在kernel內(nèi)修改stape 改成In 在Actions drives to kernel>
加機械臂驅(qū)動(可以在kernel改):
inschgr -
inspt --
inspt0 -
Setup 網(wǎng)卡IP:
# cd /etc/rc.config.d
# vi netconf
shift:1,$ s/old/new/g 把所有Old replace New>
# tar rv 文件名 文件到磁帶上>
# tar xv 文件名 從磁帶copy到本機上>
# tar cv 刪除磁帶上的所有內(nèi)容>
# tar tv 查看磁帶上的內(nèi)容>
# tar tvf /dev/rmt/1m 指定1m磁帶機文件名>
# tar rvf /dev/rmt/1m tmp 目錄到1m磁帶機上>
# mt offl 磁帶退出>
# bdf –v 查看邏輯卷的使用情況、空間大小>
# fuser –ck /cdrom 清除cdrom中所有進程,否則光驅(qū)不會開門>
# ioscan
# insf –e 生成設備文件名、加載設備驅(qū)動文件名>
# insf –evCdisk 查看設備是否有變化,恢復設備驅(qū)動號>
# vgscan –a 如果/etc/lvmtab的文件不正常、或丟失,可用這個命令來重新生成lvmtab,但是做之前一定要備份lvmtab>
配置MODEM
# ctrl_b 進入GSP狀態(tài)、配置MODEM >
# ca 配置MODEM>
# er 激活MODEM>
# GSP >XD
>R
# ctrl_b
# GSP>lc 修改LAN console IP>
安裝Ignite (B5725AA):Make_recovery 不能備份,可以修改設置:
# vi /opt/ignite/bin/make_medialif 到502行(shift_Enter)修改:
lifinit $ipl_options –v72000000 –d24 為
lifinit $ipl_options –v102000000 –d24
設置或調(diào)整VA:
先用Console連接VA進行調(diào)整&Setup,或用15針竄口線連接電腦。
# vfpdsp -? 查看參數(shù)>
# vfpdsp –f
# vfpdsp –L
# vfprecover 恢復VA數(shù)據(jù)>
# vfprecover –s
做Mirror的步驟:
pvcreate –f –B /dev/rdsk/c2t2d0
mkboot /dev/rdsk/c2t2d0
mkboot –a “hpux –lq(;0) /stand/vmunix” /dev/rdsk/c1t2d0
mkboot –a “hpux –lq(;0) /stand/vmunix” /dev/rdsk/c2t2d0
vgextend /dev/vg00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1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2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3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4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5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6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7 /dev/dsk/c2t2d0
lvextend –m 1 /dev/vg00/lvol8 /dev/dsk/c2t2d0
lvlnboot –r /dev/vg00/lvol3
lvlnboot –s /dev/vg00/lvol2
lvlnboot –d /dev/vg00/lvol2
lvlnboot –b /dev/vg00/lvol1
lvlnboot –R
setboot –a 0/0/2/0.2.0
進入單用戶維護模式:
在10秒中斷時按任意健,然后鍵入 bo (enter),然后提示是否進入IPL模式、選擇yes,然后鍵入hpux –is 進入單用戶維護模式,然后# vgchange –a y /dev/vg00 進行初始化HP-UX系統(tǒng)。
# lvchange –M n –c n /dev/vg00/lvol2 給mirror作優(yōu)化>
# strings /etc/lvmtab 查看Mirror情況>
# lvlnboot –v 查看Mirror是否做成功>
# lvdisplay –v /dev/vg00/lvol1
解除鏡像:
lvreduce –m 0 /dev/vg00/lvol1 /dev/dsk/c1t2d0
lvreduce vg00 /dev/dsk/c1t2d0
如果mirror無法作,stringe /etc/lvmtab 有多余的PV,要刪除掉。 慎用此命令,一定要備份vgdisplay –v vg0x 信息>
# vgreduce /dev/vg0x /dev/dsk/cxtydz
# lvremove /dev/vg01/lvol1 刪除vg01內(nèi)lvol1卷>
更換有鏡像根盤的方法、步驟:
# make_tape_recovery –Av
# shutdown –ry 0
Replace the bad disk
hpux –lsISLyBo
# vgchange –a y /dev/vg00
# mv /etc/lvmtab /etc/lvmtab.bak
# pvcreate –f /dev/rdsk/cxtydz
# mv /etc/lvmtab.bak /etc/lvmtab
# mkboot /dev/rdsk/cxytdz
# mkboot –a “hpux –lq(;0) /stand/vmunix” /dev/rdsk/cxtydz
# vgcfgrestore –n /dev/vg00 /dev/rdsk/cxtydz
# vgsync /dev/vg00
# lvlnboot –r /dev/vg00/lvol1
# lvlnboot –s /dev/vg00/lvol2
# lvlnboot –v
# shutdown –ry 0
更換有鏡像硬盤的方法、步驟:
# lvreduce –k –m 0
# lvremove
# vgreduce –f vg00
# vgcfgbackup /dev/vgxx 備份vgxx信息,默認存放在/etc/lvmconf下>
如果vg0x丟失用:
# vgcfgrestore –n /dev/vg0x /dev/rdsk/cxtydz
# vgchange –a y /dev/vg0x
AUTO RAID (磁盤陣列)
#arraydsp –i 用來找到AutoRAID序列號>
#arraydsp –a 列出所有序列號>
FC60的盤不能夠隨意互換,可以用一下命令試一下:
# amutil –d 2:1 fc 修復相應硬盤>
# amutil –D 4:0 fc
# amutil –syswipe fc 格式化>
FC60的燈提示不正常的情況下用這些命令試一下。
# amdsp –i
# ammgr –D 別名 主機名 設置別名>
# ammgr –c AA 主機名 設置模式,當FC60的燈全亮的時候用這個命令>
配置雙機的時候必須做的步驟:
scsi init 0/10/0/0 6
scsi rate 0/10/0/0 ultra
# vi .rhosts 建立兩機之間信任關系,這樣可以copy file>
hostname1 root
hostname2 root
改Host名字
先修改:# vi /etc/hosts 內(nèi)的host名字
127.0.0.1 hostname
127.0.0.1 localhost loopback
后修改:# set_parms hostname
# sh PHCO_15220 解開補丁包,會生成一個有*.depot結(jié)尾的補丁程序>
ftp>mget 得到多個文件>
ftp>put 給一個文件>
QX Modem Initialize strings
AT
AT&F
AT&D3&R0&S1%C0
ATS0=1S23=58
AT&W0&Y0
設置終端類型(在安裝的時候當Console顯示亂碼時)
Ctrl_scrlk look 用Ctrl_Enter來修改類型>
在安裝系統(tǒng)的時候要修改的一些東西,否則會報錯
# vi /etc/hosts 內(nèi)的host名字后面空格加一個 . (點)
# vi .profile 內(nèi)設置TERM=hp
# vi .profile 在倒數(shù)第二行加入 export PS1=’hostname’:’$PWD #’
安裝11.11i 系統(tǒng)時候一定要copy /usr/newconfig/etc/inittab 文件到/etc/ 下,否則系統(tǒng)會出錯。
#cd /usr
#cd /newconfig
#cd /etc
#cp inittab /etc/
從磁帶(make_recovery)恢復 /opt
# mt –t /dev/rmt/0mn fsf 1
# tar –xvf /dev/rmt/0m opt
創(chuàng)建lvg01: 假如lvg01是vg01的卷名、要mount到app1上>
# lvcreate –L 200 –n lvg01 /dev/vg01
# newfs /dev/vg01/rlvg01 –F vxfs /dev/vg01/rlvg01(-F vxfs是創(chuàng)建vxfs
格式系統(tǒng)文件)>
# mkdir /app1
# mount /dev/vg01/lvg01 /app1
# vi /etc/fctab 修改lvg01項,機器自動啟動加載的選項>
# vi /etc/mnttab 查看是否和fstab一樣,如果用bdf命令查看lvol*不正常,就mv走mnttab,然后ioscan –fn ,insf –e 看一下,如果還不行,reboot看一下>
# vgexport vg0x 刪除vg0x,要慎用>
# vgexport –s –p –m vg0x..map /dev/vg0x 備份vg0x map信息>
# vgimport –s –m
# strings /etc/lvmtab
# vgreduce /dev/vg00 /dev/dsk/cxtydz
# chmod 777 tmp
擴展卷組(vg) 加入另外一個磁盤進入這個vg>
# pvcreate /dev/rdsk/cxtydz
# vgextend vg0x /dev/dsk/cxtydz
# vgdisplay –v vg0x 檢查卷組是否被擴展進去>
假如有兩個DS2300盤柜做鏡像:首先把上面一個DS2300做成PVG0 下面DS2300做成PVG1,然后PVG0與PVG1做鏡像,具體步驟:
# pvcreate –f /dev/rdsk/cxdytz 先創(chuàng)建PV>
# vgcreate –g PVG0 /dev/vg01 /dev/dsk/c1t1d0 /dev/dsk/c1t2d0 /dev/dsk/c1t3d0……. 創(chuàng)建PVG0>
# vgextend –g PVG1 /dev/vg01 /dev/dsk/c2t1d0 /dev/dsk/c2t2d0 /dev/dsk/c2t3d0……. 激活PVG0>
# lvcreate –s g –m 1 –L 512 –n lvroot /dev/vg01 創(chuàng)建邏輯卷lvroot,大小512M,PVG0與PVG1做鏡像>
# strings /etc/lvmpvg
# strings /etc/lvmtab
軟件故障診斷
1. # ioscan -fn
列出各I/O卡及設備的所有相關信息:如邏輯單元號,硬件地址及設備文件名等。
2. # ps -ef
列出正在運行的所有進程的各種信息:如進程號及進程名等。
3. # netstat -rn
列出網(wǎng)卡狀態(tài)及路由信息等。
4. # lanscan
列出網(wǎng)卡狀態(tài)及網(wǎng)絡配置信息。
5. # bdf
列出已加載的邏輯卷及其大小信息。
6. # mount
列出已加載的邏輯卷及其加載位置。
7. # uname -a
列出系統(tǒng)ID 號,OS版本及用戶權限等信息。
8. # hostname
列出系統(tǒng)網(wǎng)絡名稱。
9. # pvdisplay -v /dev/dsk/ct*d*
顯示磁盤各種信息,如磁盤大小,包含的邏輯卷,設備名稱等。
c:controller,和磁盤聯(lián)接的控制器有關。
t:target,每個磁盤有一個唯一的target數(shù)字,只有磁盤設備本身才可以修 改。
d:device unit number,對于非共享控制器而言,該值將為0,對于共享控制器而言,該值將為磁盤設備單元的內(nèi)部號。
10. # vgdisplay -v /dev/vg00
顯示邏輯卷組信息,如包含哪些物理盤及邏輯卷等。
11. # lvdisplay -v /dev/vg00/lvol1
顯示邏輯卷各種信息,如包含哪些盤,是否有鏡像等。
12. rmsf -H /hardware path/刪除NO_HW device
rmsf -H 0/4/1/0.0.2.0.0.2
三、網(wǎng)絡故障
1. 如需修改網(wǎng)絡地址、主機名等,一定要用 set_parms 命令
# set_parms hostname
# set_parms ip_address
2. 查看網(wǎng)卡狀態(tài): lanscan
Hardware Station Crd Hardware Net-Interface
Path Address In# state nameunit state
8/20/5/1 0x0800097843FB 0 up lan0 up
3. 確認網(wǎng)絡地址:
# ifconfig lan0
4. 啟動網(wǎng)卡:
# ifconfig lan0 up
5. 網(wǎng)絡不通的診斷過程:
lanscan 查看網(wǎng)卡是否啟動 (up)
ping 自己網(wǎng)卡地址 (ip 地址)
ping其它機器地址,如不通,在其機器上用lanscan 命令得知 station address,然后linkloop station_address 來確認網(wǎng)線及集成器是否有問 題。
在同一網(wǎng)中, subnetmask 應一致。
6. 配置網(wǎng)關
手動加網(wǎng)關:
/usr/sbin/route add default 20.08.28.98 1
把網(wǎng)關自動加入系統(tǒng)中
vi /etc/rc.config.d / netconf
:
ROUTE_DESTINATION [0]=default
ROUTE_GATEWAY [0]=20.08.28.98
ROUTE_COUNT [0]=1
:
/sbin/init.d/net 將執(zhí)行:
/usr/sbin/route add default 20.08.28.98 1
命令 netstat -rn 查看路由表
另外也可用 set_parms addl_netwrk 來設缺省路由。
HP-UX的硬盤資源的邏輯卷管理
HP-UX管理硬盤存儲資源是采用邏輯卷方式來進行管理的,要說清整個機制,先要介紹幾個概念:
物理卷Physical Volume,稱為PV:指物理上硬盤,一個硬盤就是一個PV
邏輯卷組 Logical Volume Group,稱為VG:一個VG包含整數(shù)個PV,可理解為一個大硬盤。
邏輯卷 Logical Volume,稱為LV:相當于對大硬盤進行邏輯分區(qū),一個VG里可有若干個LV。
文件系統(tǒng) File System:在邏輯卷的基礎上,可建立文件系統(tǒng),然后 MOUNT到一個目錄下,這樣就可以文件存取的方式來使用這塊硬盤了。
當然,您也可以不建文件系統(tǒng),而直接把LV當作裸設備,以TRUNK方式來存取數(shù)據(jù),許多數(shù)據(jù)庫都是用這種方式存取數(shù)據(jù)。
根據(jù)以上介紹,在HPUX下正確使用硬盤的順序及相應命令如下:
1. 先建物理卷:
# pvcreate -f /dev/rdsk/cCdDtT
這里必須使用硬盤的字符設備文件
2. 再建邏輯卷組:
# mkdir /dev/vg0X X:0~f,邏輯卷組名
# mknod /dev/vg0X/group c 64 0x0X0000
# vgcreate vg0X /dev/dsk/cCdDtT
3. 然后劃分邏輯卷:
# lvcreate -L size vg0X size:該邏輯卷大小
4. 在LV上建文件系統(tǒng):
# newfs -F file_system_type /dev/vg0X/rlvolY
file_system_type:文件系統(tǒng)類型,包括hfs和vxfs,注意此時用該邏輯卷的字符設備文件。
5. 將此文件系統(tǒng)Mount到一個目錄下:
# mkdir /directory
# mount /dev/vg0X/lvolY /directory
到此為止,您已經(jīng)可以使用這個硬盤了。有時您可能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下,需要添加、刪除邏輯卷,或者是需要擴大文件系統(tǒng)。我們可以這樣做:
6. 添加邏輯卷
1) 添加文件系統(tǒng)卷。例如:在vg01上添加一個200M的文件系統(tǒng)卷,卷名為data,mount到目錄/sample 上。
A、創(chuàng)建邏輯卷,在系統(tǒng)提示符下鍵入命令:
# lvcreate -L 200 -n data /dev/vg01
B、在邏輯卷data上創(chuàng)建文件系統(tǒng):
# newfs -F hfs /dev/vg01/rdata
注:如果是vxfs文件系統(tǒng),則用
# newfs -F vxfs /dev/vg01/rdata
C、創(chuàng)建目錄/sample,并將邏輯卷data mount 到/sample.
# mkdir sample”
# mount /dev/vg01/data /sample
D、用bdf命令,將會看到/dev/vg01/data mount 到 /sample上。
2) 添加非文件系統(tǒng)卷(raw data volume)。例同上。
A、創(chuàng)建邏輯卷,在系統(tǒng)提示符下鍵入命令:
# lvcreate -L 200 -n data /dev/vg01
B、創(chuàng)建目錄/sample,并將邏輯卷data mount 到/sample.
# mkdir sample
# mount /dev/vg01/data /sample
C、用bdf命令,將會看到/dev/vg01/data mount 到 /sample上。
7. 刪除邏輯卷
例如:刪除 vg01 中名為 data 的邏輯卷,mount 到/sample。
1) 卸載所要刪除的邏輯卷:
A、首先用 umount 命令將邏輯卷 data 從/sample上卸載下來:
# umount /sample
B、若系統(tǒng)提示設備忙,不能卸載;則在根目錄系統(tǒng)提示符下,鍵入以下命令,進入單用戶:
# shutdown -y 0
在單用戶下,先將所有邏輯卷mount上,鍵入命令:
# mount -a
用bdf命令看該邏輯卷是否已經(jīng)mount上,如果mount上,鍵入以下命令:
# umount /sample
2) 刪除邏輯卷 /dev/vg01/data ,用命令:
# lvremove /dev/vg01/data
8. 擴大文件系統(tǒng)
1) 擴大文件系統(tǒng),首先要找到這個文件系統(tǒng)所對應的邏輯卷,只有首先擴大邏輯卷,給文件系統(tǒng)以擴大的空間,才能擴大文件系統(tǒng)。
2) 為擴大邏輯卷,先進單用戶,在根目錄系統(tǒng)提示符下,鍵入命令:
# shutdown -y 0
3) 進入單用戶后,先將所有文件系統(tǒng)mount上,鍵入命令:
# mount -a
4) 用bdf命令看該文件系統(tǒng)是否已經(jīng)mount上,如果mount上,用命令 #umount文件系統(tǒng)名umount該文件系統(tǒng)。例如,想要擴大“/usr”到500M ,就鍵入命令:
# umount /usr
5) 用命令:
# lvextend -L 500 /dev/vg00/lvol4
這里,假定 /usr 對應 /dev/vg00/lvol4
6) 用命令:
# extendfs /dev/vg00/lvol4 擴大文件系統(tǒng)。
注:如果是vxfs文件系統(tǒng),則用
# extendfs -F vxfs /dev/vg00/lvol4
7) 用命令:
# mount /dev/vg00/lvol4 /usr
將文件系統(tǒng) mount 到 /usr
這樣,文件系統(tǒng)“/usr”就被擴大了,
8) 用命令:
# init 3 進入原來多用戶運行級。
9. unix 的文件系統(tǒng)
10. UNIX的文件系統(tǒng)是樹狀結(jié)構,一般指在一個邏輯卷上的文件的集合。從根開始,從表面上看,文件系統(tǒng)好象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文件系統(tǒng)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單獨占據(jù)一塊邏輯卷,就是一個文件系統(tǒng)。
11. UNIX的文件系統(tǒng)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HFS:High-performance File System
VXFS: HP-UX Journaled File Ssytem
( VxFS is an extent-based journaling file system that offers fast file
system recovery and online features such as online backup, online
resizing, and online reorganization. It supports all existing file
system interfaces except HP 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and B1 security
features. VxFS cannot be a root or bootable file system in 10.01. )
CDFS: CD-ROM File System
NFS: Network File System
1) 在HPUX中,有下列文件系統(tǒng):
“ / ” 根文件系統(tǒng)
“ /usr ”, “ /sbin ” 操作系統(tǒng)的一部分。
“ /opt ”和Application 有關的文件系統(tǒng)。
“ /etc ” mount 到此目錄下的文件系統(tǒng)包含系統(tǒng)配置文件
“ /var ” mount到此目錄下的文件系統(tǒng)中的文件為系統(tǒng)啟動,運行
等等,產(chǎn)生的報告文件。
“ /stand ” 包含操作系統(tǒng)核心(Kernel)的有關文件。
“ /tmp ” 包含系統(tǒng)臨時文件。
“ /dev ” 包含所有的設備文件,但它不是一個單獨的文件系統(tǒng),
它只是在根目錄下的一個目錄。
HP-UX的一些基本命令和常用文件
1. tail 和 head
使用tail命令可以查看文件的尾部,head命令則查看文件的頭部。
# tail filename
# tail -f filename; 使tail不斷執(zhí)行,當文件被寫入時顯示文件的新行。
#head filename
2. date 和 cal
cal命令顯示日歷。
# cal 2000
# cal 1 2000
3. find
find命令是功能最強的命令之一,但同時也是命令行結(jié)構最難以掌握的命令之一。
# find / -print | wc -l 顯示系統(tǒng)中所有文件和目錄的數(shù)目。
# find / -user $LOGNAME -print 顯示系統(tǒng)中該用戶所有文件和目錄。
# find / -size 100 -print 顯示文件大小為100 blocks。
# find / -size -100 -print 顯示文件大小小于100 blocks 。
# find / -size +100 -print 顯示文件大小大于100 blocks 。
# find / -name core -exec rm {} \;查找并刪除core文件。
# find . -exec chown $LOGNAME {} \; 修改一個目錄下的所有文件的用戶所屬。
# find .-type d -exec chmod 770 {} \;修改一個目錄下的所有目錄的權限。
4. stty
該命令用于檢查和修改用戶當前注冊終端的通信參數(shù)。
# stty -a;查看當前注冊終端的通信參數(shù)。
# stty -ixon;設置ixon為off。
#stty ixon;設置ixon為on。
# stty sane;當終端發(fā)生混亂時,通?梢援a(chǎn)生有益的效果。
5. tset
用于設置終端類型。
tset -s -Q -m ‘:?hp’
6. cron
cron(chronography,計時),每分鐘蘇醒一次,查看控制文件以確定當時是否存在應運行的作業(yè),存在則運行之。
# crontab filename ; 創(chuàng)建一個 cron
# crontab -r ; 把cron從crontab去掉
crontab位于目錄/var/spool/cron/crontabs下,每個用戶的cron文件名是其用戶名。
7. /etc/hosts
8. /etc/passwd
口令文件,內(nèi)容為:
登錄用戶名:加密口令:用戶ID:組ID:保留:初始工作目錄:shell路徑
9. /etc/group
內(nèi)容為:
組名:加密密碼:組ID:所有屬于該組的用戶。
10. /etc/profile
如果該文件存在,則每個用戶登錄時被執(zhí)行。該文件一般用于設置一些通用環(huán)境變量,如果用戶的home目錄中存在.profile文件,則在執(zhí)行/etc/profile之后,再執(zhí)行用戶的.profile文件。
11. /etc/inittab
內(nèi)部初始化之后,系統(tǒng)將啟動/etc/init這個deamon進程,使/etc/init進程取得引導序列的控制權。而init進程從文件/etc/inittab(inittable,初始化表)取得指示,該文件 的內(nèi)容控制所有init狀態(tài),同時也控制那些已消亡進程的再生。
12. /etc/fstab
系統(tǒng)中可以mount的文件系統(tǒng)的信息。
13. /etc/lvmtab
使用命令:
# strings /etc/lvmtab;查看系統(tǒng)VG和磁盤信息。
14. /etc/rc.config.d/netconf
包含系統(tǒng)名稱和網(wǎng)絡配置信息,如IP地址、子網(wǎng)掩碼和路由信息等。
15. /stand/system
包含系統(tǒng)的驅(qū)動程序和子系統(tǒng)信息,內(nèi)核設備信息和一些系統(tǒng)可調(diào)參數(shù)信息。
安裝系統(tǒng)時需要安裝的軟件及補丁
1. VA管理軟件 /cdrom/hpux/ 安裝時需要進入這個目錄、指定所需要安
裝的軟件名>
2. MC B3935DA 第3張碟>
3. Ignite B5725AA 第2張碟>
4. Megpatch 隨時更新的碟>
5. MirrorDisk B2491BA
本文來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請點:http://blog.chinaunix.net/u/10757/showart_146785.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