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徽章:
- 0
|
使用fssnap和ufsdump在線備份操作系統(tǒng)
fssnap -F ufs -o bs=/snap/usr.snap,unlink /usr
做/usr的snap 會(huì)生成一個(gè)/dev/fssnap/0的設(shè)備 在備份的時(shí)候?qū)@個(gè)設(shè)備做備份
還是用ufsdump
如果沒有unlink參數(shù) 會(huì)生成/snap/usr.snap文件 大小和/usr分區(qū)大小相同
對(duì)于/分區(qū) 需要注意的是 生成的這個(gè)root.snap文件不能放在自己上面
也就是說需要額外的一個(gè)分區(qū) 似乎也不能是swap分區(qū)(/tmp)
fssnap -F ufs -o bs=/tmp/test,unlink /
fssnap: write: error 28: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直接備份/usr 可以使用這個(gè)命令
ufsdump 0cuf /dev/rmt/0bn `fssnap -F ufs -o bs=/snap/usr.snap,unlink /usr`
根分區(qū)我使用的是
ufsdump 0cuf /dev/rmt/0bn `fssnap -F ufs -o bs=/opt/root.snap,unlink /`
直接備份/到一個(gè)文件(該文件也在/下)
ufsdump 0cuf /snap/root.dmp `fssnap -F ufs -o bs=/opt/root.snap,unlink /`
恢復(fù)的時(shí)候還是用ufsrestore來恢復(fù)
其他還在研究
對(duì)于磁帶備份的問題
/dev/rmt/后面的設(shè)備 用b不用b似乎還有說法
238上沒有解釋b這個(gè)參數(shù) 用/dev/rmt/0bn,使用Berkeley的非回繞模式
也就是說每次寫入磁帶后不回繞?這樣下次寫直接在后面繼續(xù)
btw fssnap似乎是solaris8 01/10 (大概是吧)這個(gè)版本之后才支持的
本文來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請(qǐng)點(diǎn):http://blog.chinaunix.net/u/11087/showart_5381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