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徽章:
- 1
|
FAQ與故障解決 [SCO基礎(chǔ)問題] (2004年11月19日更新)
SCO OpenServer 5中DNS和DHCP的詳細(xì)配置:
1、摘要:
SCO OpenServer 5.0.5不僅具操作方便的圖形界面,相對于5.0.4版而言還增加了DHCP的功能,F(xiàn)在的5.0.5版已具有Web服務(wù)、FTP服務(wù)、E-mail服務(wù)、DNS、虛擬域名、DHCP等多項功能,以其為基礎(chǔ)構(gòu)筑一個Intranet平臺已是非常方便的事情,下面就介紹其DNS和DHCP的配置。
2、DNS的配置文件
SCO OpenServer 5.0.5中DNS的配置有幾種情況,比較常用的是配置成主名字服務(wù)器。
配置主名字服務(wù)器需要一整套文件,包括
/etc/named.boot,
/etc/named.d/named.rev,
/etc/named.d/named.hosts,
/etc/named.d/named.local,
/etc/named.d/named.soa,
/etc/named.d /root.cache等6個文件。
SCO OpenServer 5.0.5中配置主名字服務(wù)器的步驟如下:
(1).以root 身份登錄進(jìn)入系統(tǒng)
(2).創(chuàng)建/etc/named.boot文件
該文件原在/etc目錄下并不存在,需用戶自己利用文本編輯器創(chuàng)建,這是DNS的一個引導(dǎo)文件。
(3).配置已有的/etc/named.d/named.soa文件
這個文件主要是配置一些SOA記錄,NS記錄,SOA記錄定義一個區(qū)的數(shù)據(jù)的開頭,定義影響整個區(qū)的參數(shù),NS記錄標(biāo)志一個域的名字服務(wù)器。
(4).配置已有的/etc/named.d/named.hosts文件
該文件包含了大部分的域信息,它可以將主機(jī)名轉(zhuǎn)換成IP地址,主要包含A記錄,另外還可能包含一些MX,CNAME和其它記錄。在named.hosts文件中,在這個域中的每個主機(jī)都應(yīng)該有一個A記錄,另外還應(yīng)該有一個針對本機(jī)即localhost的A記錄。
(5).配置已有的 /etc/named.d/named.rev文件
該文件用于通過IP地址查找主機(jī)名。在named.rev文件中只需創(chuàng)建帶有IP地址的主機(jī)部分以及相配名字的記錄。通常情況下,PTR記錄是named.rev文件中唯一的一種記錄。
(6).配置已有的/etc/named.d/named.local文件
named.local文件用來將回送地址127.0.0.1轉(zhuǎn)換成本地主機(jī)名localhost,它是反向域0.0.127.IN-ADDR.ARPA使用的文件。由于所有系統(tǒng)都將127.0.0.1作為回送地址,所以named.local文件實際上對每個系統(tǒng)都是相同的,一般情況下該文件不用修改。
(7).配置已有的/etc/named.d/root.cache文件
named.boot文件中的cache語句指向一個高速緩存初始化文件root.cache。具有高速緩存的每個服務(wù)器都有一個這樣的文件,這個文件包含著名字服務(wù)器啟動時開始構(gòu)造一個域數(shù)據(jù)高速緩存所需要的信息。
如果系統(tǒng)沒有連接入Internet,可利用本地網(wǎng)絡(luò)中的主要的名字服務(wù)器信息去初始化高速緩存。在Intranet 環(huán)境中,該文件一般也可不改。
( .重新啟動系統(tǒng)
(9).檢查/usr/adm/syslog文件的內(nèi)容,查找配置上的錯誤。
3、虛擬域名的配置
虛擬域名就是用單一的系統(tǒng)(一塊網(wǎng)卡)對應(yīng)多個IP地址和系統(tǒng)名。
在桌面上打開“Internet Configuration”,輸入用戶ID(如:admin)和超級用戶口令進(jìn)入配置界面,單擊“Enable Virtual Domains”按鈕,經(jīng)過幾個確認(rèn)提示后,最后選擇“Add”按鈕,在隨后打開的對話框中,在Name欄輸入虛擬域名,如www1.jsjzx.edu;在IP地址欄輸入虛擬IP地址,如:210.43.50.5,系統(tǒng)會根據(jù)這個IP地址在目錄/usr/internet/ns_httpd下增加一個子目錄httpd-80.210.43.50.5(這就是該地址對應(yīng)的Web服務(wù)的根目錄), 還會在/usr/internet/ip目錄下為這個虛擬域名創(chuàng)建一個/usr/internet/ip/210.43.50.5的子目錄(其中有該地址對應(yīng)的Ftp服務(wù)的根目錄);在Administrative user欄輸入管理員名,如:admin;在Admin User Password欄輸入管理員的口令;在Re-enter Password欄再次重復(fù)輸入管理員口令,最后單擊“Create New Virtual Domain”按鈕。以后可再次單擊“Add”按鈕繼續(xù)增加新的虛擬域名和IP地址,如:www2.jsjzx2.edu和210.43.50.6。
現(xiàn)在我們已創(chuàng)建了兩個虛擬域名www1.jsjzx.edu(對應(yīng)IP地址為210.43.50.5)和www2.jsjzx2.edu(對應(yīng)IP地址為210.43.50.6)。
4、在DNS中對域名進(jìn)行配置
設(shè)某臺服務(wù)器機(jī)器名為www,域名為www.jsjzx.edu,IP地址為210.43.50.4。
兩個虛擬域名www1.jsjzx.edu(對應(yīng)IP地址為210.43.50.5)和www2.jsjzx2.edu(對應(yīng)IP地址為210.43.50.6)。
按照以下實例在DNS對應(yīng)的配置文件中對域名進(jìn)行配置。
(1) /etc/named.boot 文件的配置
;Boot file for Primary Master Name Server
;type domain Source file or host
directory /etc/named.d
primary jsjzx.edu named.hosts : 域名對應(yīng)的主機(jī)文件
primary jsjzx2.edu named.hosts : 虛擬域名
primary 50.43.210.in-addr.arpa named.rev : IP地址反向解析對應(yīng)的文件
primary 0.0.127.in-addr.arpa named.local : 本機(jī)回送IP地址反向解析對應(yīng)的文件
cache . root.cache : DNS高速緩存對應(yīng)的文件
(2) /etc/named.d/named.soa 文件的配置
; Don't forget to increment the serial number when you change this.
; SCCS might be a good idea here.
;
@ IN SOA www.jsjzx.edu. :主名字服務(wù)器
1997021714 :Serial序列號,如果修改區(qū)文件,必須根據(jù)時間增加這個序列號
10800 :Refresh
1800 :Retry
3600000 :Expire
86400 :Minimum
IN NS www.jsjzx.edu. :完整的域名
IN NS www1.jsjzx.edu. :虛擬域名
IN NS www2.jsjzx2.edu. :虛擬域名
(3) /etc/named.d/named.hosts文件的配置
; Don't forget to increment the serial number in named.soa
$INCLUDE named.soa :下載named.soa 文件的內(nèi)容
localhost IN A 127.0.0.1
IN MX 10 www.jsjzx.edu.
www IN A 210.43.50.4 : 主機(jī)www對應(yīng)的IP地址
IN MX 10 www.jsjzx.edu.
www1 IN A 210.43.50.5 : 虛擬主機(jī)
IN MX 10 www.jsjzx.edu.
www2 IN A 210.43.50.6 : 虛擬主機(jī)
IN MX 10 www.jsjzx.edu.
(4) /etc/named.d/named.rev文件的配置
; Don't forget to increment the serial number in named.soa $INCLUDE named.soa :下載named.soa文件的內(nèi)容
IN PTR www.jsjzx.edu. :與named.boot文件中primary 50.43.210.in-addr.arpa named.rev 記錄對應(yīng),是210.43.50網(wǎng)段中的主機(jī)號。
IN PTR www.jsjzx.edu. : 虛擬域名
IN PTR www.jsjzx.edu. : 虛擬域名
(5) 檢查結(jié)果
重啟動系統(tǒng)后,可在命令行鍵入:nslookup www 驗證主名字服務(wù)器是否已生效。
鍵入: dig -x 210.43.50.4 驗證IP地址反向解析是否已生效。
可按類似方法檢查虛擬域名(或虛擬IP地址)。
經(jīng)過以上配置后,就可利用這些域名(或IP地址)進(jìn)行各種操作了。
5、DHCP的配置
要進(jìn)行DHCP的配置,必須先配置好Address Allocation Manager(AAS)地址分配管理器。
(1). AAS的配置
在桌面上打開“System Administration”窗口,再打開其中的“Networks”窗口,再雙擊“Address Allocation Manager”圖標(biāo)啟動AAS。在AAS窗口中打開“View”菜單,確認(rèn)其中的“Pool Definition”項為選中狀態(tài),再打開“Pools”菜單,選擇“Add”命令,打開“Address Pool Configuration”對話框,在Pool name欄中輸入地址池的名稱,如:Pool1,再單擊“Add”按鈕,將出現(xiàn)“Add Address or Address Range”對話框,選中“Range”項,然后在“Start address”欄輸入起始IP地址,如:210.43.50.10,在“End address ”欄輸入結(jié)束的IP地址,如:210.43.50.254,再單擊“OK”按鈕,便設(shè)置好了可供動態(tài)分配的IP地址范圍,依此方法可建立多個地址池,配置完后,退出AAS程序。
(2).DHCP的配置
在“Networks”窗口中雙擊“DHCP Server Manager”圖標(biāo),打開DHCP服務(wù)器管理程序,打開“view”菜單,確認(rèn)其中的“subnets”項為選中狀態(tài),再打開“Entry”菜單,選擇“Add”命令,將彈出“Add subnet Entry”對話框,在其中的“Subnet”欄中,輸入子網(wǎng)網(wǎng)段地址,如:210.43.50.0;在“Mask”欄中輸入子網(wǎng)掩碼,如:255.255.255.0;在“Pool”欄中選中要使用的地址池名,如:Pool1。
在“Add Subnet Entry”對話框中,還有很有用的選項(Options)按鈕,其中“Lease...”按鈕可設(shè)定動態(tài)分配IP地址的租用規(guī)則,如租用時間等等;“Generic...”按鈕可設(shè)定要動態(tài)分配的其它項目,如:routers(默認(rèn)網(wǎng)關(guān))和dns-servers (DNS服務(wù)器)的地址等;“Address Pools....”按鈕可增加新的地址池,它的功能就是AAS的功能。將各項設(shè)置好后,單擊“OK”按鈕,最后退出“DHCP Server Manager”程序,重新啟動系統(tǒng)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