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徽章:
- 0
|
拙文——《學不會的java,消不了的憂愁》在一些BBS推出后能得到廣大網友的好評,實在今我等菜鳥受寵若驚,在此我要向所有不斷寫信給我的網友,深表謝意,謝謝您們的偏愛!
Java,我們大家共同的朋友,因為有了他,我們雖不相識,但卻心心相印(應),對嗎?希望我們經常保持聯(lián)系!
在寫《學不會的JAVA...》一文之前,似乎正像一位網友所說的那樣——“是不是頭腦發(fā)熱了一點,還是閑得無聊?”,那段時間,要做的工作確實不多,便繼續(xù)提起鳥槍(MOUSE),開始在網絡森林里尋找獵物,以滋補滋補嚴重缺乏JAVA營養(yǎng)的腦細胞。可是,任憑我兩只可愛的小獵狐(yahoo,sohu)怎樣嗅,也嗅不出什么合我口味的、對我富有營養(yǎng)的java山雞,sohu最沒用,叼回來的都是些硬骨頭、很臭很臭的java灰老鼠(都是些不懂java的國人偷外國野漢生出來的混血兒)。一些個人網站也最喜歡盼酷相,總以為自己的網站搞得越大、內容越廣泛,就最有專業(yè)水平,而實際上真正值得一讀的資料沒有多少。在sun的java網站里面,各種java新技術的說明書里面新術語、新概念層出不窮,像J2EE,JavaBean,JPB,JDBC,Applet,Serlet,Jsp.........,
從來沒有一個網站,站在零的起點上,站合最實在的東西、身邊的東西、大家都想像得到的東西,一步一步一小步來介紹一下——java,哦,不,只要介紹java里面的一個小頭目就夠了。
我對java,根本談不了是知音,只是認識他比較久,再加上我這個人是比較重友情的,經常會保持跟java聯(lián)絡,實際上,我從來沒有跟java并肩作過戰(zhàn)過(用java搞有用途的軟件開發(fā)),但關于java這個家伙,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了解的。
基于林子里java山雞很少,我對java的一點膚淺認識,還有當時的工作任務不多,我突然想起應該用自己的筆,自己的話,來寫寫java,至于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為了讓盡量多的網友能看到我的帖子,我在很多bbs上都有Copy.
可是正當我寫到第五節(jié)時,工廠(www.yingki.com)開始進行管理模式改革,一時間,很多管理模塊程序需要編寫,咱們寫東西可不能像金庸大俠,可以一邊習作一邊拷靚妹(深圳話:泡妞的意思),還可以一邊吃吃漢堡堡。您們應該知道,寫程序是需要腦力的,而我寫每一幅貼子,并不是一兩個小時就能搞定,我也要想很久才可以寫出一點點令自已滿意的東西。所以沒辦法,我只得以工作為重,把寫貼子有限期地往后壓。時間久了,我竟不敢去開163這個信箱,看到一個個網友為什么為什么不繼續(xù)的碩大問號,我心里不安,總覺得騙了人家一樣,但愿所有喜歡java的朋友能夠了解我,咱們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更不是嬌養(yǎng)在溫暖的家里,而是生活在工廠老板的眼光里,能夠和所有的網友聚集在一起探討java,確實比拷靚妹還刺激,但最其碼的物質生活條件還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呢,我無法高尚,也學會了世俗——悲哀!
不過,總有一天,大約還有兩個月吧,會把這些程序寫完的,到時,我一定會接著往下寫。
作為對廣大網友的一個真誠交待,下面我把這兩個月來為(www.yingki.com)所做工作向大家簡單匯報一下,并談談一些工作體會,我想對大家會對有一點幫助的。
不管大家對java狂熱到什么程度,但最不能迷糊的一點就是量體裁衣,不可貪心,切記切記!要知,java功能大得不得了,幾平是什么軟件都可以做。
也許大家最難把握的就是自己到底該學什么和不該學什么,還有學了以后怎樣發(fā)揮作用,對于這個問題,小生自有深刻認識,我只恨我只有一雙眼眼,一個頭腦,否則我可以找到不低于10份——不同的java技術方面的工作,在《學不會的JAVA,消不了的憂愁之六》我會具體談到這個問題。
這段時間所做的工作,都是普遍企業(yè)現(xiàn)代管理可能涉及到的,其一,物料管理,其二,辦房管理。
物料管理系統(tǒng),視企業(yè)規(guī)模,可大可小可無,(www.yingki.com)屬一中型港資企業(yè),初始價段的物料管理沒有涉及到貨倉管理,只是管理供應商的物料報價。千萬不可小看這個物料管理——物料報價管理子系統(tǒng)。如果用java來自,不是不可以,而是很難做。為了滿足及時需要,我還是用可愛的FOX(VFP6.0)來設計,只是三個數據表(物料類別.dbf,物料報價.dbf,料商通訊.dbf),就花了我20天的時間來設計報價資料錄入界面和查詢界面。為什么會這么難?
制造廠制作東西,通常是這樣的,先做某個產品的樣辦(Model)出來,樣辦出來后,再送給需要這個產品的客戶,客戶仔細看過樣品,覺得你做得不錯,便下定單給你,你再根據定單上的數量來深入分析這個產品所需要的主料和配件以及數量的多少。
確定了這個產品主料和配件后,開始聯(lián)系供應商。假如這個產品用到了物料A,你便從老的供應商(old_providers)群中,調出所有提供A類物料的供應商的報價,經過你的大腦分析,覺得Pro1、Pro2、Pro3這三家供應商無論是報價還是其它方面的因素都還可以,你便通過某種方式(E_mail,Tel,Fax)分先后邀他們過來,把這個產品的物料A分發(fā)給他們,經過一些技術要求說明后,叫他們也做個樣辦(打辦)過來,給你比較……有時候,已有的供應商提供的報價你覺得都不滿意,你還會上網或翻企業(yè)黃頁去找一些新的供應商報價,找到合適的,把他們的資料錄入電腦……
為了維護所有數據的動態(tài)性(供應商的報價數據在不同的時期是不同的)以及添加新的報價,需要投入一個電腦文員至文三分之一時間。麻煩的是,某些行業(yè),像手袋制造廠,一款手袋需要的物料可能有好幾種,做的手袋越多,需要的物料就越多,一種物料還可以分幾十項小類,所有供應商的報價格式并不是一樣的,大部分的供應商的報價只提供產品名,規(guī)格,報價,備注等幾項數據,但他們絕不會明確告訴你這是A類物料報價,這是B類物料報價……,因為物料分類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完全是各個廠自定義的種類。在工廠里面,除了采購部知道分類的方法外,還有的就是工廠高層,像總管、老板,他們也知道,唯獨不知道的就是電腦文員,但她們不知道又不行——不輸入類別,所有物料報價擠在一起,對于不想敲入任何半個字符卻想在最快的時間找到需要的資料的總管、老板來說,是不可能的,怎么辦?通過一種巧妙的辦法我解決了這個難題,獲得了老板的夸獎。
辦房資料管理:上面講過,我們也是先做好了樣辦送給客戶,客戶覺得滿意后,經過一翻價格談判才接到了訂單。在價格談判這個過程中,我方對這個產品的成本一定要非常清楚,否則很可能要虧本。因此要事先對樣辦進行嚴格的物料計算和成本計算。每件產品計算出來的結果至少要包括這些數據:用料A,用量X,單價P,總價Z,供應商,這些數據記錄條數是變化的,用料有N種,就有N條,還有一部分數據也很重要,像產品圖片、產品中、英文描述、包裝尺碼、包裝費用、設備折舊費、工人工資攤分等等,不過這些數據項是固定的,某些產品沒有其中的一項,可以不錄入。設計時,前部分數據和后部分數據分開保存,圖片和產品描述保存在一個表中。似乎這樣做是最正常的,其實,這樣簡單組織數據是最最最不可取的,最笨的,如果是數據表中的記錄數最多只有那么兩、三百條,還可以說得過去,但一旦數據記錄到了10萬條(像WWW.yingki.com,11個月的時間就達到了45000多條),就算圖片沒有放入表中,而是以操作系統(tǒng)文件格式存放,在工作站上Search主機里面10萬條記錄中符合條件的數據,以(WWW.yingki.com)全PIII550/128M/QT10G.7200RPS組成的網絡系統(tǒng),耗時1分30秒左右,是不是太長了?而且隨著數據繼續(xù)增加,速度繼續(xù)變慢。有沒有一種好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有,這種方法我把它叫做分割存放,或許很多人已經用過,只是我原來不知道而已。原理是這樣的,在一個表(Index)里面專門存放這么三個字段域:產品名稱,A類數據位置,B類數據位置,Search時,只查找Index表,由于這個表文件很小,查找速度很快,找到后,根據A類數據位置列值和B類數據位置列值直接查找相應的表文件。最關鍵的是,數據存儲時的流程:找到最新的那兩個表文件(A類數據表、B類數據表),如果A類數據表和B類數據表的記錄總數超過規(guī)定的一個數目,就各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來保存數據……
數據庫和網絡是編程愛好者最基本的技術,離開了這兩項技術,java學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因為有很多蚊子一直在不停地糾纏我,上面有很多錯別字,莫見怪。 |
|